歷史沿革 大溪埔頂仁和宮,全省第一間供奉開漳聖王之廟宇,仁和宮供奉之主神為開漳聖王,可稱全台開基祖廟。明末清初年間,延平郡王鄭成功率領漳州、泉州、粵州三地方人民來台開墾,隨後有漳州人二兄弟,以其故鄉漳浦廟中所尊奉之開漳聖王,將廟中第三尊開漳聖王金身及香爐奉請在船上,來台後在滬尾(現淡水)經商謀生;因在故鄉廟中所請之第三尊金身,故開漳聖王又稱"三王公"。於清康熙12年(西元1673年),二兄弟夜間同夢見三王公託夢,他要遷往他處,兄弟即向三王公卜杯求問要遷往何處,結果選定水路向河上行,船至各渡頭即再卜杯均未得聖杯,輾轉至粟仔園,舟無法再行駛而請神明下船,沿西北唯一小路來到本宮現廟地,有一棵大樹,因盛暑遂將三王公案置於樹蔭下,休息片刻後要請三王公起駕,但百請不動,因而再卜杯是否要選定此地建廟奉祀,得數杯,兄弟二人即邀集遠近人士及熟番共同觀賞神跡,眾善信乃出錢出力搭建茅屋,作為奉祀三王公之處所,建廟已有337年歷史。 粟仔園,為埔頂古地名,二兄弟到達此地時,該處未開墾,為一片蘆竹林,開花時誤為粟仔穗,因而稱粟仔園至今。後來開墾者日眾,稱本廟為粟仔園埔頂三王公廟,後來神威顯赫,有求必應,於康熙二十六年及五十年擴建;乾隆四十年(西元1775年)重建,加龍柱石堵,於咸豐五年(西元1855年)及民國16年重建,仁和宮創廟歷史久遠,但古蹟整修得光彩亮麗,未見有老態龍鍾之感覺。 寺廟特色 歷史文物 廟外之榕樹,據簡董事長耀輝稱,此樹即337年前,二兄弟奉請聖王公至此樹下休息後,聖王公指示要在此地建廟之榕樹。廟外雖然改建,地板改舖大理石板,但龍柱石獅係老建築所保留。仁和宮雖建廟時代久遠,惟並未列入國家古蹟,但其改建仍保留古老建築,未有增減。內殿之龍柱為癸卯年,應是清光緒廿九年(西元1903年)時代之雕刻。 供俸主祀 開漳聖王 又稱聖王公、陳聖王、陳府將軍、武惠聖王,延至宋朝封為廣濟王,生於唐朝高宗顯慶二年〈西元657年〉名元光,字廷炬,號龍湖,自幼好學知禮,看書過目不忘,精通經書歷史。 週邊景點 御成路古道。 大溪老街。 中正公園。 崁津大橋。 李騰芳古宅。 石門水庫。 交通方式 交通資訊 往大溪方向,仁和路一段與埔頂街附近。 相關資訊 大溪區仁和宮 Ren He Temple,Daxi Township 始建年代:西元1673年。 供俸主祀:開漳聖王。 聯絡電話:(03)380-2836 傳真號碼:(03)389-4614 詳細地址:桃園市大溪區仁愛里五鄰埔頂街19號。 新聞處理中...